“疫情之下,环境产业迈向新征程。”5月19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20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在京召开。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环境商会执行会长、首创股份总经理杨斌,环境商会执行会长、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董事总经理黄晓军,环境商会执行会长、杭州锦江集团董事长王元珞,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等嘉宾出席见面会。会议由环境商会马辉秘书长主持。
人民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人民网、新华社北京分社、证券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能源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环境报、华夏时报、中国经济导报、澎湃新闻、经济观察报、自然资源报、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北京日报、财
新周刊、财经、中国经济周刊等三十多家媒体参会。
主旨发言
环境商会赵笠钧会长在主旨发言中表示,这场阻击战,作为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疫情期间,环境企业以专业的服务在供排水、垃圾、环卫,特别是医疗废水、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等关键环节,为防止疫情蔓延、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环境商会也一直在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功能作用,动员会员单位及广大环境企业凝心聚力抗击疫情,并积极建言献策,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针对疫情期间环境企业普遍面临的政策落地慢、原辅料价格上涨、运行费用支付不及时等突出困难,商会多次召开防控疫情专题讨论会,组织调研环境企业工作情况,梳理汇总企业面临的问题,先后发布《发出关于将环卫、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单位纳入疫区防疫物资统筹调配体系的紧急呼吁》和《关于确保环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紧急呼吁》。两份紧急呼吁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根据呼吁中所提到的问题批示相关部委组织研究并协调推进解决,多方面采取措施帮助解决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环境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赵笠钧提到,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冲击前所未有,疫情之后我们所面的内外部环境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对于环境产业而言,受疫情影响,一季度不少企业业绩出现下滑,产业短期波动明显,但长期来看,产业基本面依然持续向好,产业的内生动力也在持续好转,经营更趋高质量发展。这场疫情让政府管理部门和公众对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保障供水的安全、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垃圾的收集收运以及医疗废物的专业处置等,这些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工作,关乎社会和公众的整体利益。赵笠钧呼吁,在时代的责任面前,环境企业要有更广阔的视野,肩负起更大的责任,为社会提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环保公共服务与产品,不断助推公共管理体系升级,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答记者问
见面会由环境商会马辉秘书长主持。
马辉表示,环境企业家媒体见面会是环境商会的系列品牌活动之一,自2013年起,每年在“两会”前夕准时与大家见面,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本场见面会作为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的首次相聚,虽有所推迟也更具意义。
会上,企业家与媒体记者围绕垃圾焚烧退补、垃圾分类、医废处置、黑臭水体治理、国资入主潮、产业融资难、“十四五”规划等产业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杨斌提到,这次疫情对宏观经济以及各行各业都会带来影响。企业应该有拥抱市场变化的心态,做好发展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基础工作做扎实,才能在未来的疫情以后的宏观经济情况下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政策导向非常关键,包括最新REITs政策出台,都将搭建环保和资本对接的桥梁,这对于立足长远,注重长期稳定运行的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我们也希望国家继续在环保重资产业务能够出台一些政策。
黄晓军表示,众人拾柴火焰才能够高。这个市场是大浪淘沙的,沉淀的是真正能够游泳的人,任何产业都有这个过程。环境产业是一个相对投资不少、沉淀时间非常长的行业,可能某种程度上在资金的可持续性方面央企是有优势的。而先入行的前浪中也有很多优秀的资源,尤其是在技术和管理资源上,因此可以看到,央企进来的抓手其实是和民企、外资等多方合作,市场在不断地整合发展。
王元珞表示,部分政策的发布确实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些压力,这几年垃圾焚烧行业发展得很快,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压力就特别大,需要通过规划来统筹发展。就企业应对来说,首先项目还是要纳入当地的规划,否则补贴审批排队的时间可能就会比较长。未来垃圾发电厂要投入更多流动资金,这对于小的企业来讲会很困难。目前民营企业融资依然有一定的难度。对环境产业未来的发展,王元珞还是充满信心。她强调,疫情之下,很多产业都受到了影响,环境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稳健。国家这么多年来已经给公众培养出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理念,环境产业未来发展依然会有很多机遇。
骆建华表示,疫情之后产业的发展有三点趋势,第一,环境保护仍然是刚需。只要有经济发展,只要有人类生活就有环境保护。只不过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环境保护的内容和主题会发生一些变化。第二,在环境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发展起起伏伏是一个正常现象,产业很快会回归到一个平稳发展阶段。第三,环境产品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提供公共产品。和过去不同,现在的很多环境公共产品发生了变化,像河道治理等还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收益边界和对象很难确定。环境公共产品光有利润导向还不行,公共产品还是应该由政府来提供。
王凯军表示,从2000年开始我国在治水上的投入非常大。20年来,城市污水治理率已经达到90%,“十三五”之后很多都达到了95%,水环境持续好转。但实际上,从黑臭水体治理的反复上来看,我们前一阶段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仍然可能面临很多传统的水污染问题,水污染治理方面还有一些短板要补。比如管道管网系统的短板,只有补齐管网的短板以后,污水厂的效益才能提升,黑臭河道才能彻底的解决,所以需要在几条线上并进。王凯军认为,“十四五”将逐步走向生态修复,在传统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局部区域整体水环境好转的情况下,生态修复起步。